好运彩
首頁
學校概況
學校簡介
名譽校長
學校領導
學校圖片
交通指南
校園地圖
機構設置
職能部門
直屬業務部門
附屬單位
院系設置
人才培養
人才培養概況
本專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留學生教育
繼續教育
學科建設
學科建設概況
學科建設辦
科學研究
科學研究概況
省部級科研平臺
科研成果
科技成果轉化
師資隊伍
專家隊伍
博導名錄
碩導名錄
正高名錄
博士名錄
招生就業
本專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學生招生
成教招生
就業信息
合作交流
國際合作與交流概況
國際合作與交流
新聞網
信息公開
學校概況
學校簡介
名譽校長
學校領導
學校圖片
交通指南
首頁
·
學校概況
學校簡介
名譽校長
學校領導
學校圖片
交通指南
學校概況
成都大學1978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傳承了百年辦學歷史,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本科院校,國家中心城市成都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運動員村所在高校。擁有百年歷史的三級甲等綜合附屬醫院,國家級抗生素研發基地的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學校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后實踐基地。學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高校、教育部“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立項單位、四川省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建校40年來,學校扎根成都、立足四川、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緊隨國家及區域特別是成都重大發展戰略,銳意改革,快速發展。秉承“自愛、自修、自尊、自強”的成大校訓,“求真務實、自強不息”的成大精神,“雅成大德、恒成大器”的成大校風,圍繞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應用型城市大學辦學定位,實施“人才戰略、特色戰略和國際化戰略”三大發展戰略,著力“校城融合、開放協同、區域應用”的人才培養特色,學校已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十五余萬各類人才。 **學科專業** 學校圍繞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核心素養、科技發展、產業進步需求,科學規劃設置學科專業,不斷促進學科專業間融合。現設有藝術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經濟學、法學、工學、醫學、理學、農學10個學科門類,60個本科專業。現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專業學位類別7個,建有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017年獲批成為四川省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藥學學科2019年入選校友會評選的中國高水平學科,位列全省第二;旅游管理等13個專業2019年入選“雙萬計劃”國家級、省級一流專業。 **師資隊伍** 學校以“四有”教師為標準,持續加大優秀人才引進力度,完善教師管理和發展機制,弘揚高尚師德,持續激發教師專業發展活力。現有專任教師1400余人,其中正高職稱190余人,副高職稱450余人,博士500余人。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高層次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學校特聘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為名譽校長,特聘7位諾貝爾獎得主為榮譽教授,學校有長江學者、國家杰青、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國家萬人計劃專家等層次人才9人,連續六次進入“高被引學者”榜單的國際知名學者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帶頭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其后備人選、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省教學名師、四川省“千人計劃”專家等各類高端人才50余人。學校還特聘優秀教授、高端外專、研究員等130余人。 **人才培養** 學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堅持以本為本,全面落實四個回歸,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建設開放靈活課程體系和學習支持體系,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400余人,留學生近900人)。學校生源質量不斷提升,2019年12個專業在四川、甘肅、河南、新疆本科一批次招生,省內90.46%的文理科新生成績高于一本線。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自動化專業通過中國教育專業認證,有國家級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卓越計劃試點專業7個,“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專業1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85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1項;有省級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卓越計劃試點專業、應用型示范專業27個,“雙萬計劃”省級一流專業12個,精品課程(精品開放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2門,創新創業教育示范課程6門,應用型示范課程5門,2019年獲批省級教學改革項目28項,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教學團隊4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626項;近兩屆獲得四川省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5項。近五年,學生獲得國家級學科競賽獎勵861項,省級1283項。2019年主講本科課程的教授、副教授人數449人,教授、副教授講授本科課程門次數的比例33.87 %,教授授課率87.18%。近五年,學生獲得國家級學科競賽獎勵1057項,省級1578項,學校連續五年獲“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省優秀組織獎。近五年,學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95%以上,學生公寓工作成果《打造高品質“三室一廳+”,構建“四美”育人體系,建設公寓思政高地》獲得全國高校學生公寓工作創新成果一等獎,學生事務服務在全國形成示范。學校建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張瀾學院,首屆畢業生考研報考率82%,國家線上線率93%;創新創業學院是全國首批“斯坦福創新創業課程實驗中心”,獲批國家眾創空間,入選“全國百家特色空間”。學校位列2019中國高校創業競爭力排行榜第93位。建校至今,學校為社會培養了十余萬名各類人才,遍布全國各地以及海內外,尤其在成渝地區,成大校友在科技、教育、文化、企業等領域卓有成就,建功立業,為社會的經濟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科學研究** 學校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特別是區域重大發展戰略布局,聚焦適應區域產業聚集區、重點支柱產業及新興產業,持續提升科研服務水平和支撐能力。目前現有科研人員1200余人,建有省部級科技平臺15個。近五年,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及重大專項1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7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15項),國家社科基金27項、國家藝術基金6項等各類國家級項目13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立項數均位居省內高校前十,國家藝術基金立項數位居省內高校前三。近五年,科研經費超過5億元,其中自科經費4.16億余元,社科經費1.51億余元,年均科研經費1.13億余元。企業科研經費2.07億元,技術合作及轉讓收入1.14億元。“超長壽命疲勞裂紋萌生機理與壽命預測”榮獲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劑生產的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榮獲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禮”名物詞研究》入選2015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近五年,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研獎勵56項,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39項。近五年發表SCI 超過1400篇(超過15%為國際合作發表),CSSCI 400余篇,出版專著500余部,獲得專利授權超過1000項。在2020年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榜單中,位列在川高校第6位,全國高校第166位,全球高校第823位。多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及熱點論文,并先后在《Nature子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柳葉刀》、《德國應用化學》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署名文章,ESI總被引頻次超過9000次。王清遠教授自2014年以來,連續六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地方服務** 學校對接成都“5+5+1”現代產業體系及功能區建設需求,構建“政校企互動、產學研結合”的生態系統。學校與中國農科院、新華三集團和成都市多個區(市)縣及市級部門建立了政產學研用戰略合作,合作建有中國農科院成都研究生分院、新華三IT學院、成都新聞學院、天府文化研究院、成都文獻中心、成都足球學院、成都研究院、成都市旅游研究院、成都會展經濟發展研究院、成都藥物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學校建有全國唯一的幼兒體育發展研究中心。近五年,學校定點幫扶甘孜州石渠縣、阿壩州九寨溝縣和簡陽市新市街道石家村、石鐘鎮民強村,獲評四川省“2018年先進定點扶貧單位”,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獲評四川省“高校定點扶貧先進單位”,3位扶貧干部獲評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國際交流** 學校以國際水準、世界眼光謀劃發展,全面推動教育對外開放,全力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合,推進人才培養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不斷提升與區域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協同發展水平。學校與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100余所高校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累計招收留學生近2000余人,生源國近40個。學歷留學生比例逐年提高,2019年占比43%。開展了4個本專科層次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以及40個涵蓋本碩博多層次的海外聯合培養項目。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海外聯合培養項目以及校際交流項目學生人數達2000余人。來校工作或講學的外籍專家超過300人,聘請了泰王國詩琳通公主為名譽教授。與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共建孔子學院,是省內第二所在海外建立孔子學院的高校。孔子學院第三個五年協議于2019年7月提前續簽,2019年獲“全球先進孔子學院”稱號。通過學校與外方高校間的合作交流,促成了成都市與泰國清邁府和新西蘭哈密爾頓市建立國際友城關系。2016年,學校被推選為“成都市國際友城高校聯盟”秘書長單位。2017年,“泰國研究中心”入選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備案名單。2018年,特聘泰國專家關國興獲得國家外籍專家最高榮譽獎勵——“中國政府友誼獎”。2019年,學校當選為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常務理事單位。 **辦學資源** 學校位于國家中心城市成都,中國高等教育“西三角”新布局鏈接點,發展區位條件優勢明顯。學校毗鄰3萬余畝青龍湖濕地公園,環境優美,地鐵4號線設成都大學站,交通便利。學校校舍建筑面積73.83萬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行政用房面積33.54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56億元,圖書館紙質圖書總量225.82余萬冊。擁有三甲綜合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和成大附中、附小、附幼。體育場館設施先進,功能完備。正在建設20余萬平方米的第31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運動員村項目以及18萬平米的中國—東盟藝術學院新園區。 著眼未來,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將攜手同心,共同奮斗,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加快建設成為成都的創新大學、開放大學、窗口大學,以成大之治成效展示成都之治形象,為早日建成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應用型城市大學而不懈努力! (本頁數據更新于2020年5月)
首頁
學校概況
• 學校簡介
• 名譽校長
• 學校領導
• 學校圖片
• 交通指南
• 校園地圖
機構設置
• 職能部門
• 直屬業務部門
• 附屬單位
院系設置
人才培養
• 人才培養概況
• 本專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留學生教育
• 繼續教育
學科建設
• 學科建設概況
• 學科建設辦
科學研究
• 科學研究概況
• 省部級科研平臺
• 科研成果
• 科技成果轉化
師資隊伍
• 專家隊伍
• 博導名錄
• 碩導名錄
• 正高名錄
• 博士名錄
招生就業
• 本專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學生招生
• 成教招生
• 就業信息
合作交流
• 國際合作與交流概況
• 國際合作與交流
新聞網
信息公開
好运彩
靖安县
|
塘沽区
|
庄河市
|
彩票
|
东阳市
|
永仁县
|
铅山县
|
周至县
|
海伦市
|
南平市
|
宣恩县
|
盐边县
|
彭山县
|
铁岭县
|
伊宁市
|
古蔺县
|
新河县
|
波密县
|